​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Hopfield)和图灵奖得主、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Hinton),“以表彰他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奠基性发现和发明”。
韩国教育部宣布“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重大改革计划,以满足全球学习需求。自2025年起,TOPIK互联网基础考试(IBT)次数将增至每年6次,覆盖国家从6个扩至13个,新增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国。TOPIK I和II评估全年共12次,口语评估每年3次。韩国语能力考试中心将为新增国家准备考试环境。TOPIK报考人数逐年上升,去年达42.1万人。教育部计划应用人工智能于出题和评分,构建数字化平台,2025年底前完成开发,2026年推行,考生可通过“Home Test”在家中完成考试。
​近日,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调查揭示了国际教育的新趋势——“就近留学”。该调查覆盖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英国、美国、墨西哥、阿联酋等11个市场,共访问了11000多名年龄在25至69岁之间的大众富裕人士。
新阿德莱德大学近日在上海和北京同步举行盛大的官方启动仪式,隆重推出其革新性课程体系和研究计划,标志着该校向成为教育领域的领军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北美两所顶尖学府——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宣布将遵循芝加哥大学确立的机构中立原则,正式确立对社会争议事件的永久中立立场,以保护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UC Berkeley School of Law)近日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的法律硕士学位课程(Master of Law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L.M.in AI)。该项目现已正式开放申请,预计将于明年夏季迎来首批学员。
​布朗大学,作为美国常春藤盟校的一员,近日宣布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SIPA),标志着该校在全球化教育与公共政策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加拿大移民部近日宣布了一项名为“Francophone Minority Communities Students Pilot”(FMCSP)的移民试点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国际学生开辟了直接获取加拿大永久居留权(PR)的“快车道”。该计划旨在吸引并留住来自法语国家的留学生,以加强加拿大法语社区的繁荣与多样性,尤其是魁北克省以外的法语社区。
清华大学8月14日迎来3800余名2024级本科新生。其中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学生60余人。国际学生约230人,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揭露了“”买卖的乱象。网上充斥着“最快3个月获硕士双证”等夸大宣传,部分机构甚至声称从中专到博士仅需五年,且即可获得认证。河北廊坊贾女士透露,其同事花费50万元,仅5个月便通过某机构获得硕士学位及认证。
​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正式发布了针对急速少子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文件,全面剖析了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与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