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21期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

“树立平安理念,助力梦想实现”,为了使留学人员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风险,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整理近期留学安全案例,定期发布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请留学人员多多关注!

01

安全提醒: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近期,有中国公民向驻奥克兰总领馆反映遭遇盗抢。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切实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确保安全。

一、及时关注当地社会新闻特别是治安新闻,了解生活、工作场所周边治安情况,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二、居家时注意安全防范,锁好门窗,视情安装安防设备。外出时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状况,尤其避免深夜在偏僻地区独行。

三、注意人身财产安全,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和身份证件,留存护照等复印件以备不时之需。

四、如遇盗抢等突发事件,务必冷静应对,始终把确保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尽量避免与不法分子发生直接冲突,脱险后及时报警,并与总领馆联系寻求协助。

02

安全提醒:再次提醒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近日,我馆多次接到旅意侨胞和留学生电话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使领馆或国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分子预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中国公民个人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显示伪装成使领馆或国内公安部门号码,谎称当事人涉嫌国内违法犯罪,需来使领馆领取文件或包裹,并对上当受骗者实施“虚拟绑架”,诱导资金转账。

驻米兰总领馆再次郑重提醒广大旅意中国公民,使领馆不会打电话通知任何人涉嫌违法犯罪并要求其来馆领取相关文件或包裹,不会通过社交聊天或视频会议软件对任何人进行“线上执法”。请务必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切勿轻信,绝不转账。如认为有必要,可拨打电话进行核实。

03

安全新闻: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合理规划北约峰会期间出行安排

北约峰会将于6月24日和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目前,荷方已陆续对海牙市内及周边主要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并减少史基浦机场国际航班起降班次。

驻荷兰使馆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出行前及时关注当地交通及航班信息,避免出行不便。充分了解近期有因航班取消而滞留机场的风险,在转机时如遇滞留等困难,请积极理性与航空公司沟通维权,必要时联系驻荷兰使馆寻求协助。

此外,峰会可能会对我馆领事证件业务办理时效造成影响,建议预留充足申办时间,及时关注使馆信息发布,避免造成不便。

04

安全提醒:“自信能识别骗局,却痛失67万”—请警惕电信诈骗!

“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会被骗,也自信有足够能力识别骗局,所以没把那些防范电信诈骗的提醒提示放在心上,但没想到骗子这么专业,说的话环环相扣,我就像被洗脑一样,一步一步地按照骗子指示把钱转出去了。”—一位被骗67万元人民币的留学生这样说。该同学遭遇了冒充“入管局”的电话诈骗,与使馆上次提醒“请听TA的故事:一位留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真实经历”的套路几乎一模一样。

此案并非个例,受害人往往自认为“不会中招”,却一步步掉入陷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再次提醒广大留学生,务必警惕冒充“使领馆”“公检法”及日本“入管局”等机构的诈骗电话,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不会上当受骗!诈骗分子常利用技术手段伪装来电号码、以涉案为由制造恐慌、伪造公文证件冒充“官方”、使用“保密”“配合调查”“转账保证金”等话术实施诈骗。

请大家切记:使领馆不会通知公民来领取公文,国内公检法机关也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跨国办案,更不会要求涉案人提供银行账户密码和转账汇款。任何通过网络发送的警官证、公文、政府文件等均为伪造,以办案为由要求转账汇款的均是诈骗,接到此类电话应立即挂断。跨国诈骗立案困难,诈骗到的款项都会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分散转移,即使抓到个别罪犯,也很难追回被骗的钱财,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相信诈骗分子的任何说辞。

守护安全,从正视风险开始!每一个“我不会被骗”,都可能成为骗子的突破口。请务必转发提醒,让更多人避开陷阱!

05

安全提醒:提醒中国公民妥善应对比全国罢工影响

据比利时媒体消息,比工会组织将于当地时间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再次组织全国性罢工。布鲁塞尔机场已发布公告取消当日全部出发航班,部分抵达航班也将受影响。布鲁塞尔南沙勒罗瓦机场也已发布公告取消当日出发和抵达航班。预计罢工当天布鲁塞尔可能出现万人集会和游行,比航空、铁路、公交等公共服务可能受到大范围影响。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郑重提醒近期来比或经比中转的中国公民,持续关注当地罢工信息,提前与航空、铁路、长途汽车公司确认航班、车次是否正常,及时做出调整,必要时重新规划行程,有效规避滞留风险。同时,请中国公民在比期间提高安全意识,远离示威游行,注意防盗防抢,牢记反诈防骗,切勿私下换汇,避免前往偏远生僻、治安不靖地区。如遇紧急情况,请保持镇定,首先保障自身安全,再采取适当处置措施,及时拨打比利时报警电话寻求帮助。

06

安全提醒:“平安美国行”领保案例通报

平安是每个远离故土的游子最大的关切,也是万里之遥的祖国亲人最深的牵挂。中国驻美国使馆梳理工作中常见的典型领事保护案例,推出“平安美国行”领保案例通报,希望帮助广大旅美同胞以案为鉴、未雨绸缪,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回家。

案例一

中国留学生李某接到自称为美国某电信运营商客服电话,称其护照在国内某机场被查获,涉嫌重大“保密”案件,并将其电话转至“国内公检法”机构,要求其下载Skype保持24小时连线。李某在长期被监控的重压下,被迫陆续转账十余万美元至香港、葡萄牙等多地账户。后李某上网搜索才发现此类案例比比皆是,方知上当受骗。

平安留学提醒

警惕所有涉及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包括自称电信公司、航空公司、中国驻美使领馆等各类电话,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避免上当受骗。驻外使领馆和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线办案,不会要求转账。如不慎遭遇诈骗,请及时报警。

案例二

中国留学生张某与李某恋爱,后两人因故分手。张某难以承受分手打击,通过网络骚扰和在李某车上安装跟踪器等多种方式试图挽回。李某难以忍受报警,张某因骚扰、违法安装跟踪器等多个罪名被捕入狱。

平安留学提醒

注意理智处理感情问题,切勿通过纠缠、骚扰对方等方式谋求解决,以免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三

中国留学生钱某涉嫌下载处置多部儿童色情视频被捕入狱。

平安留学提醒

在美国,持有、下载及传播儿童色情视频均为重罪,将导致巨额罚款和严重的刑事惩罚。在部分州,凡持有儿童色情照片、视频的违法犯罪人员,必须终身登记。如果当事人不是美国公民,还将因此导致在美居留身份被取消。在此,提醒大家切勿非法浏览、下载、传播儿童色情照片、视频,也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避免犯错。

来源:教育部平安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