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38期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

“树立平安理念,助力梦想实现”,为了使留学人员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风险,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整理近期留学安全案例,定期发布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请留学人员多多关注!

01

安全提醒:驻大阪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切勿乘驾非法营运车

近期,我馆领区发生涉非法营运车辆致乘客死亡交通事故,涉事司机亦受伤并涉嫌过失驾驶致人死亡和违反《道路运输法》。非法营运车辆,在日本俗称“白牌出租车”(白タク),是指未取得合法营运许可有偿载客的车辆。乘坐这类车辆看似价格较低、沟通方便,实则潜藏着法律与安全双重风险。根据日本《道路运输法》第78条规定,未获许可擅自从事有偿载客运输的行为属违法行为。非法营运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司机未经专业培训、车辆状况不明、车辆保险不完善等。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因保险理赔困难、责任认定复杂,乘客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为防范有关安全风险,驻大阪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司机守法规,游客选正规,警钟须长鸣,平安伴君行。

一、遵纪守法,合法运营。领区中国公民切勿驾驶无营运资质车辆从事载客服务。

二、选择正规,注意甄别。游客出行请选择具有正规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务必通过正规有资质公司或平台预定车辆,请勿轻信微信群、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的“私人地接”“便宜包车”等信息。

三、认清牌照,绿色为安。按日本现行车辆牌照管理制度,合法营运车辆(出租车、巴士等)使用绿底白字车牌,而不可用于商业载客的私家车则为白底绿字车牌。

2025第38期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

(示例图)

四、安全第一,规范乘车。乘驾车均须系好安全带,坚决拒乘超载车辆。旅途中如发现司机疲劳驾驶、车速过快等情况,及时主动提醒。

02

安全提醒:谨防不法分子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

近期,我馆又收到多位在新中国公民来电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我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致电当事人,特别是在新留学生,谎称有人使用当事人个人信息办理了银行卡或手机卡,该银行卡或手机卡涉嫌从事违法活动;或称有重要文件、包裹需要当事人到使领馆领取等。为此,我馆再次郑重提醒广大在新侨胞和留学生:

一、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来使领馆领取重要文件或包裹,不会电话告知当事人因涉嫌违法犯罪需接受调查,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提供担保金等,更不会给当事人签发电子逮捕证、拘留证等,也不会将电话转接国内公检法机关。

二、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AI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仿真性、迷惑性极强,更有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模拟驻外使领馆电话号码等方式进行诈骗。

三、遇到可疑来电或信息,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并立即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不幸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

新西兰紧急求助电话:111(警察、急救、消防)

03

安全提醒:提醒在葡中国公民谨防假冒使馆名义实施的电信诈骗

近日,我馆收到多位在葡中国公民来电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我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致电当事人,称有重要文件、包裹需要当事人到使领馆领取。

我馆再次郑重提醒广大在葡中国公民:一、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来使领馆领取重要文件或包裹,不会电话告知当事人因涉嫌违法犯罪需接受调查,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提供担保金等,更不会给当事人签发电子逮捕证、拘留证等,也不会将电话转接国内公检法机关。

二、不法分子经常利用伪装号码发送“信用卡存在盗刷风险”等界面链接,收集当事人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以达成非法盗刷目的。请谨慎点击不明短信链接,不要在陌生网页中输入个人账户信息。

三、遇到可疑来电或信息,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并立即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不幸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

紧急联系电话:葡萄牙报警、急救电话:+351-112

04

安全提醒:提醒在荷中国公民注意交通安全

近日,荷兰发生一起涉中国公民交通事故。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增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当地交通法规,确保出行安全。

一、步行外出时,留意来往车辆,过马路须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切勿闯红灯或横穿马路。横穿火车、电车轨道时务必遵守信号灯指示,切勿在轨道上停留。

二、自驾出行时,确保驾驶人持有效驾照。驾车前应详细了解当地交通规则和路况,注意提前购买保险并检查车况。行车时注意礼让、不抢行,切勿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驾驶。

三、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提前确认路线及车次,确保事先购买车票,有序排队上下车。及时关注车次变动信息,避免给出行造成不便。如遇交通事故,请及时记下对方的姓名、证件号码、车牌号、车型等信息并报警,可视情转移至安全地带等候警方处理。如有人受伤,应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急救。

来源:教育部平安留学